天然气

天然气

何以“薪火相传” 浙江燃气五十年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星空集团    发布时间:2024-12-03 09:04:09

  随着居民用能从柴薪、蜂窝煤,到瓶装液化石油气、管道人工煤气,再到安全、绿色、方便、经济的管道天然气的转变,“柴”也不单单是寻常百姓家厨房那方人间烟火气的守护者,昨日之“柴”,今日之“能源”。

  五十年来,浙江燃气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燃气行业日益开放、多元,“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发展专业化、服务标准化、治理法治化”的供应体系已成,浙江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用气报装营商环境优化、城镇和乡村居民天然气覆盖率等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过去,我们关注民生;眼下,盯牢了安全;未来,瞩目能源结构转型。浙江燃气行业,半个世纪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嵊泗县新中心渔港南港区的天然气气化场站里,能够正常的看到两个巨大的“显眼包”,那是基本完工的液化天然气储罐,相关的配套设施基本上安装好。不远处的小区门口,工人们已经削薄燃气管道壁,将带有阀门的支线管道焊接到了主管上。

  嵊泗管道燃气工程目前已超越总进度的90%,预计年底具备通气条件。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全域海岛县,嵊泗县岛屿众多且分散,是浙江目前唯一一个还没有开通管道天然气的县城。等年底正式通气,届时浙江90个县(市、区)将实现天然气全覆盖。

  今年3月份开始,嵊泗全域还实施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销售价同价政策,比如枸杞乡的瓶装燃气价格从原先的每瓶173元降到了147元,降幅达26元。

  浙江各地燃气事业起步有先后,但一直在努力消除城乡、城市间燃气发展鸿沟。嵊泗,是浙江实现燃气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写照。

  这样的案例很多。在“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县,孝丰镇竹根前村有着浙江省第一个LPG小储罐,2021年村民家通过微管网供气系统用上了清洁能源管道天然气,成为了“村村通”省级试点。之后,浙江更多农村管道燃气“村村通”工程被列入民生实事工程。

  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浙江省天然气用户从2003年发展之初的2.1万户,到2022年达到846.6万户,20年间翻了大约402倍。

  作为资源小省,浙江不仅没有“地利”,“天时”上也存在先天劣势,燃气事业起步在全国较晚,后来居上能够说是“人和”的结果。燃气行业一代代人才的培养,各地对营商环境的重视,行业协会积极促成资源等对接,燃气相关行业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无不促使着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第九次会员大会上,杭燃集团当选为协会新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不久前的中燃协九届二次理事会上,浙江省燃气协会与经省燃协推荐的嘉兴市燃气集团、金卡智能增补为中燃协常务理事单位,至此中燃协58名常务理事中浙江已有10名常务理事单位,成为常务理事单位数量最多的省份,浙江在全国燃气行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而随着浙江省天然气管网融入国家管网,浙江燃气行业在“全国一张网”建设上再次迈出重要一步。预计到2025年,浙江省级天然气管道总里程将超过4000公里,和沿海LNG接收站相连通,成为中国“海气上岸”重要通道之一,为保障浙江省用能需要、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建设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和率先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坚实的能源基础。

  首先离不开供气能力持续加强。“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海气上岸”“进口天然气”等八大气源保障着全省天然气稳定供应。

  其次是浙江大力推进燃气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市供气企业大多是国企,无论是燃气管道新建还是天然气接气门站建设,抑或是老旧铸铁管网改造,均承担着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加大投入,满足百姓对“用好”气、用“好气”美好生活向往的责任。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燃气行业亦不乏众多民企去参加了。在浙江省燃气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涌现出了金卡智能、新奥股份、春晖智控、先锋电子、星威智能等一大批上市企业,各自在智能表具、智能系统、LNG项目等细致划分领域助力浙江燃气行业高质量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有部分企业“掉队”了。为促进行业发展以及保供安全,浙江在1997年和2006年先后发布了《浙江省液化石油气管理办法》和《浙江省燃气管理条例》,明确了“统一规划、安全第一、保障供应、有序竞争、规范服务、严格管理”的燃气事业发展原则。

  优胜劣汰下不合规的燃气企业被取缔,各地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有担当的城镇燃气企业。

  好处显而易见。2022年,杭州市管道燃气企业从16家整合成11家,成为省内首个“主城成环、支线成网”城市,在创新“绿色能源站+微管网”的燃气下乡新模式下,无论是临安太湖源的企业用户,还是淳安下姜村的村民,都用上了和主城区一样的管道天然气和服务。

  在宁波,中心城区(除奉化)瓶装气企业联合经营、集中配送,通过线上平台和统一服务热线电话,市民们线上“淘宝式”购气,企业“外卖式”送气上门。

  统一管理后,每只钢瓶都有了身份标识,可以溯源,让城镇和乡村居民用起来安心。衢州街头,80辆燃气配送专用车在今年2月份正式“上岗”,走街串巷为当地瓶装液化气终端提供配送服务,为最后一公里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保驾护航。

  从保供到保安全,从缩短燃气业务办理流程、时间到实施惠民让利举措,从打造定制式服务到加强燃气安全管理,浙江燃气企业在服务上步履不停。

  燃气企业,也不再仅“供气”。包括杭燃集团在内的城燃企业正朝着“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变。

  2020年,浙江打破固有“统购统销”天然气管网运营模式,天然气上下游公司能够直接开展交易,使得杭燃集团等公司能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向上自建储备站,通过合理规划与调度,降低用气成本,向下布局用户侧的物联网表具、灶具、报警器销售,以及数字化平台开发运维等业务。

  “目前来看,天然气是较为清洁的能源,但未来不完全是。”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随着“双碳”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果,去天然气将成为一种趋势,“天然气以后大概率会作为应急和储备能源。”

  杭州亚运会之前,杭燃集团在滨江区亚运板块正式启用的杭州市首座氢能利用站,就是一座涵盖“加氢、充电、加注CNG”的绿色交通综合能源站。

  上述人士提到了新的用能方式“燃气掺氢”,就是在天然气当中掺入一定体积比的氢气,这样燃烧的时候能达到降低用能碳排放。掺氢天然气相比纯天然气,是一种更清洁低碳的燃料。浙江燃气发展史上,杭州、绍兴有过“空混气”的经验,或可以为浙江燃气管道掺氢提供借鉴。

  浙江燃气的下一程,在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加持下,想必可以消除浙江资源禀赋劣势,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发展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打造“浙江样板”。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山西整合燃气上下游资产 首个省级天然气公司将成立 下一篇:2024年11月29日液化天然气出厂价报价行情及近期出厂价报价走势